远空

关于(小说、电影、动漫)影视化

其实中国的观众对于书籍(游戏、漫画)影视化一直抱有一种可以称为“严苛”的态度。通常,观众们会以一个重要的标杆来衡量这部影视作品的好坏——“原著”。在大众看来,忠实于原著无疑是对一部改编影视剧最好的评价。如果有一个导演既能将场景拍出原著的意境,选角上又能符合原著形象,那这通常就是一部好剧。而那些对原著改编较大的剧就会被人诟病。带着低到不行的口碑与豆瓣评分,这些作品甚至没有几个认真观看的观众
但是,这样的“严苛”是对的吗?
“改编”
每一位导演都希望能在影视史上书写自己的名字,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人记住。对于导演来说,“讲故事”是一个高度,“讲自己的故事”是另一个高度。而一部改编影视剧其实是导演本身对于原著的再一次书写,是导演“自己讲别人的故事”。既要让人们知道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,又要在此之上加入自己的风格。
这些改写,或基于导演本身对原著的理解,或源于时代的差异,又或是导演对于影片故事性的增添。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导演们用自己的方式剪切、构镜,借原著的故事,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,放大原著中自己所侧重的地方。也许有时一不小心用力过猛,将原著改得面目全非。改编作品是导演借原著的壳,诠释自己的看法的一种方式。它或许基于原著,却不必要忠于原著,而是在原著之上的再创造。
创造,无可厚非。
对于改编作品,我们是不是应该持有更大的宽容性呢?忠于原著并不完全是它的义务。它不属于原著作者,而是属于给了它新的生命的导演。也许我们能在观看一部改编作品时,不去比较作品与原著的差异,而是用心感受导演想要表达给我们道理。

其实,导演应该想要有我这样的知音(笑~)

评论

热度(1)